2017年6月11日,作为科博会重要活动的“2017中关村创新论坛”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举办。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“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特质”的演讲。
论坛还举办了第八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活动颁奖典礼。清华产业相关机构和个人斩获四大奖项:
清华控股荣获“杰出贡献奖”
盛景网联荣获“杰出贡献奖”
辰安科技荣获“创新企业奖”
清控科创荣获“卓越园区奖”
亚都科技何鲁敏荣获“创新人物奖”
清华控股、盛景网联荣获“杰出贡献奖”
辰安科技荣获“创新企业奖”
清控科创旗下科创慧谷(天津)园区荣获“卓越园区奖”
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何鲁敏荣获“创新人物奖”
徐井宏在演讲中指出,GDP的增长速度不是“新常态”的本质,“新常态”有三个关键词:第一是创新发展,从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;第二是科学发展,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;第三是绿色发展,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。如何通过创新,让中国在科技引领世界进步方面有更大作为,是“新常态”的发展之义。
徐井宏认为,面对一个科学技术爆炸式发展、全球经济融合发展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博弈的奇妙时代,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要在三个战略方向进行推进。
第一,生态化。生态化是通过自身的系统和外部系统的连接,能够不断自生长、自连接、自繁衍,不断进化和可持续发展。只有真正形成了生态体系,能够在种种创新要素推进方面形成巨大优势,企业才会有更好的未来。
第二,社群化。社群化是能够有巨大的连接能力,按照整体趋势形成广泛的合作,推动共赢与分享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讲,人类是共同命运体。只有以博大的胸怀,不断地合作,不断地推动共赢,企业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。
第三,全球化。全球化与国际化概念不同。国际化是一种能力,是如何将产品和服务推向中国以外的国家;全球化是一种境界,是如何站在全球角度,通过对全球发展趋势的认识来为全球发展不断做出贡献。
清华产业在近几年搭建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,广泛连接合作伙伴,并在多领域推动全球化进展和布局,实现了快速发展。对于企业来讲,打造生态化、社群化和全球化发展体系,为世界科技发展、经济发展不断做出持续的贡献和价值,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。
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
今年是科博会举办第二十个年头,科博会重磅推出20周年纪录片《筑梦科博》。片中30:43-32:23(长达1分40秒)为采访徐井宏以及介绍清华产业的内容。(解说词附后)
科博会20周年纪录片《筑梦科博》
(时长35:44,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)
纪录片解说词
走过二十年辉煌历程的清华科技园,目前,入驻企业超过四百家,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。当年,入驻清华科技园的高校企业市场拓展的最佳路径首选北京科博会,早年的紫光、同方、启迪、诚志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,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企业品牌。清华控股运用孵化+投资+运营的发展模式,形成了集成电路、环保、新能源、创新服务和科技金融生态互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,作为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典范,清华控股与北京科博会一起探索前行,用清华人永远快半步的创新精神,开拓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多元发展的成功道路。
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:清华产业实际在十九届科博会里,有十七次都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科博会的活动。(希望科博会)在重大的领域,包括像基础的集成电路、先进制造、智能技术、生物技术等方面能够有更多的侧重,让中国在技术领域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。
延伸阅读
本届论坛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北京分社、中关村杂志社主办,清华控股、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、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,以“创新:新突破、新格局、新引擎”为主题,邀请有关部委、全球工商界、科技界、国内外知名企业、全国开发区和产业园区、金融机构、社团组织同台对话。论坛突出一个“新”字,集中探讨先行先试的中关村的新突破,聚焦内部创新与向外辐射。
中国自主创新评选活动到今年已是第八届,在中关村创新论坛期间颁发单人项和企业项奖牌。评选范围涵盖全国科技企业及科技园区,活动经多渠道传播,由企业自荐、行业推荐、专家评审等推选出一批对自主创新有卓越贡献的人物或企业,同时推选出一批优秀的有特色的科技园区。此活动得到了科技界的大力支持与认可。
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(简称科博会)是经国务院批准,由科技部、国家知识产权局、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、北京市贸促会承办的大型国家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盛会。今年是科博会举办20周年,至2017年,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81个境外政府和科技经贸代表团组参加科博会,参与科博会的各界人士累计达到520多万人次;为我国深化国际产能合作、拓展科技创新空间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添加新评论